需求

✨作为一个”玩鸡”爱好者(VPS收集癖晚期),手里攥着十几台VPS却总在”吃会”。核心痛点太真实:

1️⃣ 资源错配:✨所有服务挤在一台机器上憋屈运行,其他服务器躺着刷存在感
2️⃣ 金钱黑洞:每月看着续费账单都肉疼,✨简直是给服务商交保护费
3️⃣ 空间焦虑:想组家用服务器又怕变成客厅吸尘器

选型思路
✨B站刷到N100瞬间种草 → 性能焦虑发作 → 疯狂查评测 → ✨最终AMD Yes!锁定了这颗8核16线程的5825U

1742098154892.jpg

1742098154889.jpg

硬件配置清单

组件 型号 价格 备注
主机 GMK R7-5825U准系统 ¥1047.8 ✨在三个网红品牌里反复横跳,最终选了GMK
存储 拆机512G NVMe - 笔记本电脑拆机盘
内存 英睿达DDR4 3200 16G ¥178 ✨JD次日达真香,原厂颗粒摸着都安心
散热 定制3D打印上盖套件 ¥40 含8010风扇,降温5℃
监控 米家智能插座3 ¥50 功耗监测必备
调试 MS2130采集卡 ¥32 ✨没有显示器的卑微搞机人救星
安装 铠侠64G U盘 ¥36 系统安装

总成本:¥1383.8(不含拆机硬盘)

1742098154879.jpg

浅浅改造

散热玄学
✨原装散热让我想到了军训时的密集中队——所有人挤在一起喘不过气!改造方案:

  • 魔改3D打印上盖(✨比原装多30%进风面积)
  • 8010风扇加持(✨噪音从直升机降落到蜻蜓)

原厂

1742098154886.jpg

3D打印上盖+8010风扇

1742098154875.jpg

经验总结:无线网络方案的血泪史

▶ 问题根源分析

错误前提:认为无线网卡可以像有线网卡那样直接桥接

致命缺陷

  • 普通无线网卡仅支持3-addr模式(STA模式)
  • 4-addr模式(AP+WDS模式)需网卡/驱动/路由器三方支持
  • 桥接要求网卡同时处理多个MAC地址(即4-addr)

📌 技术冷知识
传统有线网卡天生支持混杂模式,而大部分无线网卡出于安全考虑默认屏蔽该功能

▶ 踩坑全记录

Day1:PVE创建vmbr0桥接接口

1
2
3
4
5
6
7
# 典型错误配置
auto vmbr0
iface vmbr0 inet static
address 192.168.1.100/24
gateway 192.168.1.1
bridge-ports wlp3s0
bridge-stp off

❌ 结果:宿主机能联网,虚拟机获取不到IP

Day2:尝试macvtap直通方案

1
2
# 修改虚拟机配置
net0: virtio=BC:24:11:xx:xx:xx,bridge=vmbr0

❌ 结果:宿主机ping不通虚拟机,但虚拟机可访问外网

Day3:编译支持4-addr的驱动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# 当驱动基因开始重组
MODULE_NAME="mt7921u" # 注意MT7922实际共用mt7921u驱动
GIT_REPO="https://github.com/OpenELEC/mt76"

# 克隆驱动源码时的仪式感
git clone --depth=1 $GIT_REPO -b mt76-for-linux6.8
cd mt76

# 向内核发起灵魂拷问(Makefile参数配置)
sed -i 's/CONFIG_4ADDR=n/CONFIG_4ADDR=y/' config.mk
make -C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build M=$PWD CC=clang-16

# 见证模块重生的神圣时刻
sudo cp mt76.ko mt76-usb.ko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kernel/drivers/net/wireless/mediatek/mt76/
sudo depmod -a

⚠️ 结果:网卡打上,依旧无效

▶ 无线方案的致命缺陷

对比维度 桥接模式 NAT模式
网络拓扑 虚拟机直连路由器 虚拟机通过宿主机转发
IP分配 独立局域网IP 宿主机创建子网
端口映射 直接暴露到公网 需手动配置DNAT规则
跨设备访问 无缝互通 需要修改网关或路由表

我的NAT模式配置

1
2
3
4
5
# 开启IPv4转发
echo "net.ipv4.ip_forward=1" >> /etc/sysctl.conf

# 创建MASQUERADE规则
iptables -t nat -A POSTROUTING -s 192.168.18.0/24 -o wlp3s0 -j MASQUERADE

💔 痛点:每次宿主机重启都要重新配置路由表

▶ 最终救赎方案

在经历半个月WiFi NAT的「电子凌迟」后,春节返乡时瞥见柜顶那台覆着灰尘的RW6850路由器——这个中国移动宽带赠品,连包装盒塑封膜都没撕开的「透明人」,此刻在我眼中突然镀上了赛博圣光。当指尖划过它冰凉的磨砂外壳时,隐约听见主板电容的私语:“你知道为什么我的2.5G网口镀金特别厚吗?”

在尘封两年的WEB界面勾选「客户端模式」的瞬间,这个MXIC 1GHz芯片突然开始全速运转,仿佛要把被封印的时光都追回来。我看到5G频段指示灯以莫尔斯电码般的节奏明灭,恍惚间破译出它的加密讯号:「被当成添头赠送的机器,就不配拥有热血吗?」。

现在这台带移动LOGO的路由器正坐在我用鞋盒搭的基座上,当iperf3测试突破980Mbps时,或许这就是赛博世界的奇妙守恒:每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电子灵魂,都在等待属于它的觉醒时刻。